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482万例,死亡257万例,已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民生关注的痛点。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为切实降低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和疾病负担,河北省积极实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我院作为项目省级技术指导单位以及定点筛查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
自2012年项目启动以来,我省癌症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14个城市已完成47.9万余名符合条件居民的高危风险评估,检出2万余名癌前病变患者并进行了早期干预,确诊早期癌症病例占比达到69%以上,远超常规就诊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所有筛查发现的早期病例均已接受规范治疗,预后良好。通过项目实施,我省建立了覆盖全域的癌症防治网络,组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完善了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一体化服务模式。同时,开展了百余场社区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和途径,显著提升了居民防癌核心知识知晓率,营造了“科学防癌、主动抗癌”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院充分探索适合城市地区特点的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方法,建立了“由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管理,以医院为主体,疾控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同时,作为核心筛查医院,不仅为高危人群提供专业临床筛查服务,还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筛查发现的疑似或早期病例得到及时、规范诊疗;建立完善随访体系,通过主动电话随访、定期复查提醒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截至目前,2025年完成问卷调查及高危人群评估22290例,评估出高危人群14699例,完成临床筛查6880例。我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等定点筛查单位及石家庄市社区正在快速推进相关工作,省内其他地市也在同步推进,逐步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省的癌症防治网络,最大限度造福于河北省居民。
该项目旨在通过规范的癌症风险评估、临床筛查和随访干预,实现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等常见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项目共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问卷调查与高危人群评估,居民在社区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进行问卷信息填写以及高危人群评估,评估出相关癌症的高危人群。第二阶段为临床筛查阶段,主要是以各地市定点筛查医院为基础开展工作,评估出来的各个癌种高危人群进行相应的筛查,即肺癌高危人群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通过乳腺超声和钼靶筛查、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通过肠镜进行筛查、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通过上消化道内镜进行筛查、肝癌高危人群通过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筛查。第三阶段为随访和卫生经济学评估,对所有筛查出来的阳性患者进行定期的主动及被动随访。
癌症防控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广大居民要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学习掌握防癌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要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主动避免癌症危险因素;要主动了解自身癌症风险,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癌症风险评估,符合条件者主动接受筛查;要及时关注身体异常信号并就医诊治。
我院将与区域内重点医疗机构携手共进,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核心目标,深入参与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充分发挥医院在肿瘤诊疗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持续投入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与社会大众紧密协作,共同筑牢癌症防控的坚固防线,为高质量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坚实力量。
2025年石家庄市城市癌症筛查社区名单和联系方式

五大类癌症评估筛查项目

文/梁迪